
近百歲老屋,從日治「精養軒」、「台拓出張所」,到戰後「南園酒家」,經本補助案在2021年修復完成,重新展謝當年風華。
計畫簡介
【110年度臺中市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臺中市為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發展中心,迄今仍保存大量60年以上具文化價值的老建築,隨著文化保存意識的提升,透過民間參與的活化利用,是本市文資保存積極努力的方向。
然而有些具相當價值的私有老建築,卻因諸多因素無法進行修繕與維護,僅被列冊追蹤;甚而有些老建築未被提報,卻因年久失修而傾頹閒置,由於這些老建築是本市重要的潛在文化資產,因此急須推動保存再生計畫,並於修復過程中,進行傳統工藝紀錄、技術傳承等培力再生及教育推廣的工作,以落實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的政策理念。
文化部為引入民間自發性文化治理力量,保存具潛在文化資產之私有老建築,以時間換取新思維,保留未來文化資產機會,營造社會重拾老建築及其技藝價值,提升國人文化保存意識,保存城鄉特色發展紋理,以建構國家文化主體性。
然而有些具相當價值的私有老建築,卻因諸多因素無法進行修繕與維護,僅被列冊追蹤;甚而有些老建築未被提報,卻因年久失修而傾頹閒置,由於這些老建築是本市重要的潛在文化資產,因此急須推動保存再生計畫,並於修復過程中,進行傳統工藝紀錄、技術傳承等培力再生及教育推廣的工作,以落實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的政策理念。
文化部為引入民間自發性文化治理力量,保存具潛在文化資產之私有老建築,以時間換取新思維,保留未來文化資產機會,營造社會重拾老建築及其技藝價值,提升國人文化保存意識,保存城鄉特色發展紋理,以建構國家文化主體性。
最新消息
-
2022.02.16【補助案件經驗分享工作坊-第一場】時間 : 111年2月21日(星期一) 下午13:30-16:00
地點 : 臺中市中區民族路34號(臺中南園酒家) -
2022.02.16【補助案件經驗分享工作坊-第二場】時間 : 111年3月27日(星期六) 下午13:30-16:40
地點 : 臺中市龍井區龍東里茄投路81號(陳三綱堂) -
2021.12.30【臺中市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老屋保存再生系列講堂】時間 : 111年1月14日(星期五) 下午13:00至14:30
地點 : 台中市豐原區中正路5號(頂街派出所) -
2021.11.30【臺中市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地方推廣活動】時間 : 1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上午10:00-11:40
地點 : 臺中市中區民族路34號 (南園酒家) -
2021.11.26【臺中市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老屋保存再生系列講堂】時間 : 1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下午13:00至15:30
地點 : 臺中市中區民族路34號 (南園酒家)
輔導團隊
-
鄭明裕建築師鄭明裕建築師與東海大學建築系合作,透過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計畫,將修復過程加以系統化之記錄,並建構3D網站,及資料庫搜尋系統,提供研究者深入研究台灣傳統建築架構的資料來源,同時讓一般大眾亦可經由現代科技技術深入了解傳統建築藝術之精髓。
為更深入了解台灣傳統建築藝術之核心技術,於95年及96年參加由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辦,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承辦之台灣傳統「大木作技術傳習」(第1、2、3、4期),跟隨陳天平大木匠師,實際製作台灣傳統大木作三通五瓜之木架構,希冀透過親身之體驗,深刻了解台灣傳統建築藝術之美。 -
廖志中教授曾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擔任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古蹟、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暨古蹟保存科學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主持人。曾應邀擔任「歷史建築斗六國有財產局雲林辦公廳舍修復工程」委託設計監造暨施工報告書案評審委員;受邀出席「彰化縣歷史建築永靖公學校宿舍修復工程委託製作工作報告書案」評審會議;應邀擔任雲林縣政府召開之「歷史建築虎尾郡守官邸」、「歷史建築虎尾合同廳舍」修復工程評審委員等。
-
陳天平匠師文化部列冊的文化資產技術「大木作技術」保存者,業界都稱他 「平司」。他從1989年參與古蹟修復,已經超過24年,包括國定古蹟、直轄市定古蹟、縣定古蹟一共二十幾處。他帶領的木作匠班,對傳統建築的大木拆解、 組構,特別注重施作的精細度及精準度,贏得業界一致的讚賞。本案之計畫主持人鄭明裕亦為其大木作之弟子。
如何申請
請參考下列圖文說明 :
-
1.如何製作申請書
- 2.申請流程(建置中)
老屋修繕Q&A
下列為常見問題解答,若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電04-23261799鄭小姐,我們將樂意為您解答 !
-
Q 請問申請建物整修補助的程序?A 建議可以先提供建物照片或與中華東海建築文化協會約時間現勘,確認修繕範圍、建物的文資潛力、評估預算與計畫公益性後再開始撰寫計畫書。計畫書完成提送至本協會初步檢查資料是否正確後提送至文化局初審,初審通過後再提送至文化部複審。
-
Q 建物年代久遠,沒有所有權狀,是否可以申請?A 可向地政事務所申請「保存登記」,即可申請建物所有權狀等相關文件;或檢附「可證明屋齡之文件」(例如電表或水表設立證明、其他歷史文件等)向本市都發局申請房屋合法證明文件以資證明老屋相關權利。
-
Q 是否可以外觀保留舊貌,裡面用鋼筋混凝土重新改建?A 本補助案宗旨為保存老屋風貌及原構造,因此要以老房子原有的結構修繕,不可以用新式鋼筋混凝土重新改建。
-
Q 廟宇是否可以申請?A 只要是私有老建築都可申請,惟申請人須是有政府登記的社團/財團法人。
-
Q 建物的外結構已經完成修建,內裝的部分是否可以申請建物整修補助?A 非常抱歉,這個計畫案不補助室內裝修的部分,僅補助整修建築本體結構。
-
Q 公家的老屋但作為私人經營,可以申請文化經營類補助嗎?A 可以申請租金補助,最高補助金額12000元/月。
-
Q 申請文化經營類方案需要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權人同意嗎?A 申請租金補助不需所有權人同意,僅需提供租賃契約影本與建物興建年代證明文件。
-
Q 若申請建物整修補助,但土地與建物所有權人眾多,一定要全部的所有權人同意嗎?A 若申請補助金額未達新臺幣一百萬元,可僅取得持分半數之所有權人同意,且該人數須超過所有權人總數的一半。
申請補助金額為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者,需取得全數所有權人同意。 -
Q 請問申請需要的文件?1.申請書、計畫書(格式請至這裡下載)
2.申請者身分證明/團體立案證明(擇一)
3.若您的老屋有保存登記,須提交下列文件 :
(1)建物所有權狀
(2)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
(3)建物測量成果圖
若您的老屋無保存登記,須提交下列文件 :
(1)合法房屋證明
(2)房屋稅籍/自來水或電費設表證明/建築改良物所有權狀(三擇一)
4.土地所有權狀
5.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
6.地籍圖謄本
7.土地使用分區證明
8.建物基地相關套繪圖
9.所有權人同意切結書
10.承諾保存切結書
11.合作對象同意書(若無則免附)
資料下載
-
【計畫簡章與補助作業要點】
-
2018.04.25簡章(詳細版)含完整要點內容及相關申請表件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簡章(精簡版)計畫簡要說明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文化部辦理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補助作業要點修正規定(110.09.10修正)要點110.09.10(全)下載資料
Download 下載資料
Download
-
-
【建物整修類相關文件】
-
2018.04.25建物整修類計畫書計劃書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建物整修類契約書建物整修類契約書-地方政府代辦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修正計畫對照表參考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切結書保存承諾切結書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建物整修類期中報告建物整修類期中報告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建物整修類期末報告建物整修類期末成果報告(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
【再生推廣培力類相關文件】
-
2018.04.25再生推廣培力類計畫書計劃書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再生推廣補助契約書再生推廣補助契約書-定版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修正計畫對照表參考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預算法第62條之1適用勾選表件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
【文化經營類相關文件】
-
2018.04.25文化經營類計畫書計劃書格式下載資料
Download -
2018.04.25文化經營類補助契約書文化經營類補助契約書-定版下載資料
Download
-
活動資訊
-
【補助案件分經驗分享工作坊】-第一場
時間 : 111年2月21日(星期一) 下午13:30-16:00
地點 : 臺中南園酒家(臺中市中區民族路34號)您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嗎 ?
您對老屋充滿熱情,但卻不知道該如何活化嗎 ?
文化部特別提供補助,要幫您修老房子,想知道補助計畫內容,並聽聽傳統匠師對於老建築的新見解,都歡迎來參加我們的經驗分享工作坊 ! 讓我們一起動手做,體驗老屋工藝的奧秘。
參加人數限額十名,請盡速報名以免向隅。 -
【補助案件分經驗分享工作坊】-第二場
時間 : 111年3月27日(星期日) 下午13:30-16:30
地點 : 陳三綱堂(臺中市龍井區龍東里茄投路81號)您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嗎 ?
您對老屋充滿熱情,但卻不知道該如何活化嗎 ?
文化部特別提供補助,要幫您修老房子,想知道補助計畫內容,並聽聽傳統匠師對於老建築的新見解,都歡迎來參加我們的經驗分享工作坊 ! 讓我們一起動手做,體驗老屋工藝的奧秘。
參加人數限額十名,請盡速報名以免向隅。活動流程-
13:30集合
-
13:30-13:35補助、整修原則說明
-
13:35-13:40全案概要說明
-
13:40-13:50使用彩繪材料簡介
-
13:50-14:00彩繪修復使用工具
-
14:00-16:00彩繪體驗
-
16:00-16:15現場參觀
-
-
【老屋保存再生系列講堂】
時間 : 111年1月14日(星期五) 下午13:00至14:30
地點 : 台中市豐原區中正路5號(頂街派出所)您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嗎 ?
您對老屋充滿熱情,但卻不知道該如何活化嗎 ?
文化部特別提供補助,要幫您修老房子,想知道補助計畫內容,並聽聽專家學者對於老建築的新見解,都歡迎來參加我們的講堂活動 ! 現場備有精緻茶點,讓我們一起聊聊天,體驗老屋風情。 -
【地方推廣活動】
時間 : 1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10:00-11:00
地點 : 臺中市中區民族路34號(南園酒家)您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嗎 ?
您對老屋充滿熱情,但卻不知道該如何活化嗎 ?
文化部特別提供補助,要幫您修老房子,想知道補助計畫內容,申請過程有什麼眉角,計劃書該怎麼撰寫,都歡迎來參加我們的推廣活動 ! 現場備有精緻茶點,讓我們一起聊聊天,體驗老屋風情。活動流程-
10:20-10:30報到
-
10:30-10:35貴賓致詞
-
10:35-10:50補助精神、整修原則說明
-
10:50-11:00其他案例說明
-
11:00-11:30中聲廣播電台-經驗分享
-
11:30-12:00清木屋せいもくや-經驗分享
-
-
【老屋保存再生系列講堂】
時間 : 1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下午13:00至15:30
地點 : 臺中市中區民族路34號(南園酒家)您對老屋修繕有興趣嗎?
您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嗎 ?
您對老屋充滿熱情,但卻不知道該如何活化嗎 ?
文化部特別提供補助,要幫您修老房子,想知道補助計畫內容,申請過程有什麼眉角,計劃書該怎麼撰寫,都歡迎來參加我們的推廣活動 ! 現場備有精緻茶點,讓我們一起聊聊天,體驗老屋風情。活動流程-
13:00-13:10報到
-
13:10-13:15貴賓致詞
-
13:15-13:30補助精神、整修原則說明
-
13:30-14:20老建築保存與再生利用相關經驗分享
-許明揚(山海屯社會企業執行長) -
14:20-14:40Q&A
-
老屋新生案例
-
【梧棲民生街老建築整修補強計畫】核定補助比率:45%
總經費:新台幣2,314,850元整
建物相關整修經費:新台幣2,150,850元整
建物文史調查研究:新台幣90,200元整
修復過程之紀錄:新台幣73,800元整建物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民生街91巷4號
計畫摘要
本案建物坐落於台中梧棲老街附近,老街是原發展脈絡的主要集中區,經環境快速的變遷及發展下,原有的梧棲老街光景不再。目前的老街居住人數日益減少,但建築形式至今仍清楚看出當時繁榮的痕跡。
為了讓更多人走進梧棲老街,本案經評估後選定此基地作為讓遠道此地的人有休憩等空間,藉此也可更貼近當地居住模式,希望透過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連動帶起老街氛圍。
本單位青年夥伴們自105年起協助社區及辦理老屋保存與活化議題擾動。
潛在文化資產價值
建築形式因環境的需求而發展出不同的建築特色,此建築所發展出的形式較為狹長,衍生出的天井更為建物帶來獨樹一格的氛圍。這也是梧棲街區普遍的建築形式,早期的街屋坐落皆由梧棲街至東建路的狹長型式為主要樣態。中間多數會置入天井,或前後街屋連結的院子型式的格局。期待本基地之建物修繕後,可以是梧棲街舊建物的縮影,可窺見其不同年代下的空間紋理,以空間文化的型式來呈現。 -
【吳眼科診所及住宅老建築再生計畫】核定補助比率:50%
總經費:新台幣9,002,304元整
建物相關整修經費:新台幣8,392,304元整
建物文史調查研究:新台幣370,000元整
修復過程之紀錄:新台幣240,000元整建物地址
台中市中區市府路73、73-1號
計畫摘要
臺中市中區位於今日的柳川與綠川之間,是臺中最早開發的區域。在日治時期1896年,總督府在準備實施的市區改正計畫中,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採用了巴爾頓(W.K Barton)與濱野彌四郎的「臺中市街區劃設計報告書」,將臺中市規劃為「棋盤狀」都市。1900年正式公告「臺中市區改正」,為配合整體都市發展也設置了公園預定地,但此地後來被鐵路車站用地取代,也就是臺中車站現址,而公園預定地為臺中公園現址。因而整治綠、柳川與開闢棋盤狀道路、興建臺中驛(今臺中車站),將臺中興建成為臺灣新興的現代化都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接收日本臺灣總督府所轄之區域,將原臺中州下臺中市的橘町、綠川町、榮町、大正町、寶町、錦町、新富町、柳町、初音町、若松町,合併成立「中區」,本案就位於當時的寶町5-48號。
潛在文化資產價值
這座建築最大的特色是,由一幢面寬三間的完整騎樓街屋與後方一幢兩層日式木屋宅院所組成,宅院還包含一座日式庭院。診所部分面對市府路,面寬三間進深一間,臨街方柱層層外突至二層做托架裝飾,至窗臺部以菱紋收邊,是Art Deco 機械美學建築形式,使用了Art Deco結合機械美學、幾何線條及純粹裝飾融合下所產生的元素。新藝術運動在立體畫派的影響之下,所呈現的建築元素既立體又多變。又鋼筋混凝土構法才由日本人引進臺灣大量使用沒多久,設計出的建築給當時居民的印象是相當鮮明。立面以幾何的線條分割,女兒牆上是菱紋凸出,騎樓柱也是以簡單的幾何元素組合呈現。女兒牆下緣有立體狀菱紋型其外觀造型及顏色與鄰近建物相比,有獨樹一幟樣貌。 -
【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屋頂木構架結構補強計畫】核定補助比率:40%
總經費:新台幣1,000,000元整
建物相關整修經費:新台幣900,000元整
建物文史調查研究:新台幣0元整
修復過程之紀錄:新台幣100,000元整建物地址
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143、145、147號
計畫摘要
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全安堂)為保存良好的百年建築,從日治時期佇立至今,仍不減其風采。早期的全安堂空間作為藥鋪使用,販售進口藥品、民生用品等。原本也難逃分產而被拆除的命運,在一位熱愛臺中舊市區的老先生奔走下,他從60年代開始慢慢收購其產權,前後近30年的時間總算將這棟潛在文化資產價值保留下來,我們今天才能見證當年舊市區的風華,潛在文化資產價值是無價的,潛在文化資產價值應該是每一代的人們,不計代價努力要留給下一代最寶貴的資產。
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屋頂木構架結構補強計畫,將按建物原始建築材料、原始建築工法,並依文資法修建整修。保存老厝新韻,讓大眾能從臺灣太陽餅博物館體驗老建築之美學,再造文化、觀光、產業新價值。
潛在文化資產價值
「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建築採取磚造紅牆白飾帶「辰野式樣」建築,這棟屋主在日治時期為盧家所有,就是前駐日代表許世楷先生的夫人盧千惠女士幼時成長的所在。原本是間藥房,由當時臺中的三大鉅富之一的盧安(1880-1959)所起造,1909年完工。建築採強化磚造結構、外牆紅磚白飾帶的設計是典型「辰野式樣」建築,和臺中火車站同屬珍貴且具文化保存價值之建築 -
【東海大學體育館建築整修補助案】核定補助比率:40%
總經費:新台幣17,787,690元整
建物相關整修經費:新台幣6,170,627元整
建物文史調查研究:新台幣800,000元整
修復過程之紀錄:新台幣817,063元整建物地址
臺中市西屯區福恩里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計畫摘要
東海大學1955年創校至今,由貝聿銘、陳其寬、張肇康三位先生以「篤信、求真、力行」之創校理念,共同執行校園整體配置規劃設計,係為臺灣戰後代表性的現代校園建築。1955年至1970年之間,東海大學校園發展極為重要的兩個時期,其一為陸續由陳其寬先生及張肇康先生個別設計完成的早期校園第一批建築,其二便是接續著由陳其寬先生、漢寶德先生建築所開啟的現代建築序章—白牆、白派建築時期,完整了東海整體校園規劃。
東海大學每年都編列經費修繕、維護東海人所共有兩個時期,由貝、陳、張及漢先生所創造的文化價值。希望藉由此補助計畫,喚起對東海早期建築於潛在文化資產價值、建築領域的價值認同。
潛在文化資產價值
創校時期,體育館為容納了東海大學包括主日崇拜、畢業典禮、舞會在內,各種大大小小活動的集會場所。一直到1986年中正紀念堂正式啟用,才恢復只有體育活動的大跨度空間。體育館完工時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建築。為維護校園景觀的一致性,設計者張肇康先生設法減低其量體感,先利用地形的坡度加上地基下挖,讓人從約農路望去,不會直接感受其巨大。體育館的跨距約20多公尺,又必須蓋上一個碩大的兩坡前後對稱斜屋頂,因此柱樑相當粗大,但巧妙地以框架開窗之線腳分割大片的立面,再加上在體育館與約農路間的草坪種植松樹,樑柱的切分配合松樹的錯落,透過光影的穿透,既讓大片的立面產生視覺變化,也讓體育館與地理環境融為一體。 -
【台中南園酒家建築整修計畫】核定補助比率:30%
總經費:新台幣8,071,123元整
建物相關整修經費:新台幣7,482,123元整
建物文史調查研究:新台幣292,700元整
修復過程之紀錄:新台幣296,300元整建物地址
臺中市中區民族路34號
計畫摘要
早期臺中有三大酒家最為著名,有中正路綠川旁邊的「醉月樓」,自由路中山公園旁邊的「白宮」,中山路繼光街口的「南園」,因為南園為當是唯一有裝設冷氣的酒家,所以生意格外興旺。每到傍晚的夜夜笙歌,杯觥交錯之際,南園記載著當年交際文化的重要場景。酒家也是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註解,無論是走唱歌女、總鋪師的招牌火鍋或是發小費的重頭戲……,我們在南園頹敗的屋宇間,恍惚還可聽到人聲鼎沸、酒拳吆喝的迴盪。如今三大酒家中,唯獨南園還留有建築架構,其他的歷史場景都已煙消雲散,拆建無痕,我們希冀能夠保留南園的歷史建築,能夠在文化部的補助下,完成計畫中修復的部分,進而保存潛在文化資產價值中最動人的文化記憶,也讓那個時代的交際文化,因為空間的留存而被記錄起來,成為都市生活中最精彩豐富的面向。
潛在文化資產價值
從中山路257巷到繼光街,步行時間只需10分鐘。繼光街是臺中市早期發展的商業型街道,在日治時期稱為「榮町」,曾以布店、飲食店、錶店及雜貨店等民生商業活動為主,在當時可說是臺中市最熱鬧的街道之一,也是老一代臺中人的重要回憶
由於繼光街鄰近臺中火車站,並與相鄰的綠川西街、現今的臺灣大道及自由路形成商圈,在70年代至80年代,附近的龍心、財神、遠東、永琦等各大百貨公司相繼林立下,曾經繁華一時,在鼎盛時期甚至可與臺北西門町相媲美。然而,隨著臺中市商業重心轉移,繼光街商圈的光環逐漸消退,只留下陪伴老臺中人走過數十歲月的老店舖。
本案位於繼光街與中山路口,可說是昔日叱吒風雲的鬧區核心地段,南園酒家見證了此地段風華的時代,也是臺灣經濟起飛的縮影。 -
【龍井陳三綱堂整修計畫】核定補助比率:30%
總經費:新台幣4,831,766元整
建物相關整修經費:新台幣4,676,766元整
建物文史調查研究:新台幣0元整
修復過程之紀錄:新台幣155,000元整建物地址
臺中市龍井區龍東里茄投路81號
計畫摘要
「陳三綱堂」為兩進的四合院老厝,在龍井當地之名宅大戶,惟經過多次整修,基於預算所限,部分牆磚壁畫均以拮据預算,委請油漆師傅簡單裝飾性塗裝,並未考慮根據古式、古法修建,整體過於鮮豔的色彩,已失古厝原本的精神意義。
由於陳三綱堂建造已久,經過多次大小不一的地震與天災,屋瓦及牆面都有龜裂現象,希冀由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之補助方案,爭取足夠之修繕經費,考證古厝原本的風貌,修建恢復具文史意義的老厝風華,也希望與傳統地方生活與本案修復成果結合,成為地方文史重要展現據點,讓先民的歷史痕跡得以重現,並在當地中小學文化巡禮的體驗重點下,重現還原歷史場景的文化意義。
潛在文化資產價值
嘉慶、道光年間由漳籍移民陳文義開基,其三子宗最、宗養、宗結經營得法,家道日隆,陳宅遂以「三綱堂」揚名鄉里。三綱是指「君臣之仁、父子之義、夫妻之禮」陳文義以此家訓命名宅第,陳氏子孫多在外發展,有鄉長、縣議員、議長、醫學博士等名紳,多是地方望族。
陳三綱堂為兩進之四合院,左右雙護龍,以磚造為主,間用土埆,空間甚大,除正門外,左右護龍尚有側門進出。為地方著名之「紅瓦厝」,由於年久失修,日治時期增加整建,故兩廂屋頂改舖日式灰瓦,正廳亦改舖洋式紅瓦,牆面之閩南古磚亦多為紅磚取代,致有「紅瓦厝」之稱。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如對本補助有任何問題,或是想要申請,請聯絡我們協助 !